阿爾山游記之五:游呼倫貝爾大草原
發布日期:2018/9/14 15:10:34
一、與阿爾山市再見
在出城時,有的人帶著離別的激情,大聲說著“再見,阿爾山”,善歌者唱起了“再見吧,再見”,筆者也有感而發,在車上作了一首自由詩:
阿爾山,再見
再見,阿爾山,
在遙遠的天邊把你思念;
再見,五里泉,
你的圣水讓我們長久留戀;
再見,白樺林,
在夢里將與你相見;
再見,藍藍的天,
在故鄉與你共嬋娟;
再見,白白的云,
在他鄉把你召喚。
你折柳的真情,
讓我們依依不舍;
你招手的目光,
讓我們悵然;
你S形的公路,
使我們放慢了歸程。
告別的歌聲在車中回蕩,
留在這里的是不滅的真情和繾綣。
唯一不想見的是燒烤店老板“聰明”的嘴臉。
二、到草原
說是游呼倫貝爾大草原,題目太大了,其實,我們只是到了屬于呼倫貝爾大草原的邊緣,說的準確一些,主要到了“七仙湖草原”。盡管如此,我們還是體驗到了一望無際的草原風光,藍天和白云的相映成趣,成群的馬和羊的自由自在。
(一)在草原上
我們看到一個騎馬的牧羊人,放牧著一大群羊,我說,這群羊大概有500只,后來問牧羊人得知,有1600多只。又在一個蒙古包前,看到一群羊伏在地上休息,有的抬著頭向遠望,有的閉目養神,有的小羊羔依偎在老羊身邊,大概是覺得地闊草肥,不愁吃喝,自由自在,“其樂無窮”吧。后來又看到一大群膘肥體壯的駿馬,大概有上百匹,忽而向遠方奔跑,忽而停下玩耍,忽而又跑了回來,忽而跑到湖邊飲水。真是像一大群無拘無束的孩子在郊外游玩一樣。興之所至,得自由詩一首:
七古 • 歡樂的草原
草原無際到天邊,
羊群臥談自消閑。
人歡馬悅樂翻天,
點睛綠樹畫幅間。
站在草原上向遠處望去,才感到,草原與天也是連在一起的,綠色的草和白色的云緊密相接,留下的是一條細細的線。為此,特作詩一首,把這個景色記下:
七古 • 呼倫貝爾大草原
都說大海望無邊,
可知草原天地連。
白云綠草成一線,
紅日高懸牧羊歡。
(二)游七仙湖
七仙湖草原位于阿爾山市東北75公里處,地處大興安嶺林區腹地,是呼倫貝爾草原、錫林郭勒草原、科爾沁草原和蒙古草原四大草原交匯處。屬于呼倫貝爾草原的一部分。這里草原遼闊、牛羊成群,水草豐美。在草原上有七個不相連的湖泊,群鳥嬉戲其中,藍天白云下牧民自由放牧,可謂水天一色,風光無限。在這里可以盡情感受草原的寬廣,體驗濃郁的蒙古風情。
七古 • 七仙湖
借得東海水七潭,
坐落草原碧綠間。
遠看綠茵鑲銀鏡,
近觀鷗鳥半空旋。
注:8月20日上午10點多,在呼倫貝爾大草原七仙湖之一的湖邊作。
(三)蒙古包聚餐
在七仙湖邊的一個蒙古包內,品嗅著草原的清香,遙望著平靜的湖面和不時飛翔的鷗鳥,聆聽著馬頭琴相伴的蒙古歌聲,手握著毫不留情的“屠刀”,饕餮著草原特有的手把羊肉大餐,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。得記事詩一首:
七古 :蒙古包聚餐
七仙湖畔圓頂棚,
大汗畫像懸正中。
歡迎漢家來做客,
美酒羊宴伴歌聲。
(四)草原起舞
酒足飯飽,即將返程,同游女士,興猶未盡,竟在湖邊翩翩起舞,所以,在歸途車上填詞一首,特記之:
醉太平 • 草原舞興正濃
秋光未遠,
花枝忘展,
薄衣羅袖任風攬。
鬢云隨風卷。
綠絨鋪地嫦娥返,
霓裳勁舞歸程晚。
回首搖招把頭轉,
緩緩步行懶。
(五)敖包許愿
歸途中有很大的一敖包,上插柳枝(即神樹),五顏六色神幡迎風招展,如同召喚路過的客人。今天正好趕上農歷七月初七,我知道,在漢族是“乞巧”的日子,同行者,兼顧漢、蒙習俗,夫婦同行者,拜而求平安;不是夫婦者,獻哈達以示友誼。故在車上填詞一首特記:
望江南 • 不虛草原行
乞巧日,正在大漠中。
敖包跟前求連理,
真假夫妻都是情,
不虛草原行。
注:8月20日下午4:39分,在呼倫貝爾大草原作。
晚上,我們趕到吉林省的鎮賚縣,次日下午近3點,回到長春,結束了這次草原之行。